那年应挚友相邀,去观赏台北灯展。经1小时的长龙排队等待,终于有幸入园后,随观众潮刚进入“生态台北”互动区,一句韵味十足的普通话飘来“智力大冲浪”:“请问都市起居生活的最佳境界是什么?”有奖竞猜鼓励抢答,可要回答看似“简单”的这个问题还真伤脑筋,而“微笑天使”
“垃圾不落地,这有可能吗?”对于我的反问,“天使”胸有成竹:其实道理很简单,对台北市民来说,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算作真正的“垃圾”。双方的有趣互动到此可作结论:因为“垃圾”极少,自然也就“垃圾不落地”。
聊及“垃圾不落地”,在台北环保局供职多年的
台北征收垃圾费,采取“随袋征收”的办法,其形式是市民通过购买市政府一种特制的、带防伪商标的垃圾袋,来偿付垃圾费。“随袋征收”按照垃圾袋容量计费。专用垃圾袋为环保PE材质,分超小型至超特大型7种规格。超小型的垃圾袋容量是3L、售价1.2元;超特大型的垃圾袋容量是120L,售价48元。环卫部门的垃圾收集车只收取市环保局指定的专用垃圾袋,市民不可用其他垃圾袋代替。若违反将被罚款3000元。近几年,专用垃圾袋又有新的版本。消费者在大卖场购物,购物袋必不可少。台北市政府严格规定,使用后的购物袋不可当垃圾袋使用。为了贴近民众生活需求,市政府与各大卖场联手,共同制作具有购物及存储垃圾双重功能的环保两用袋。仅这一举措,每年取代消费型购物袋3600万个,既减少垃圾产生,又降低市民负担。台北的厨房垃圾分为熟厨余(家庭剩菜剩饭)和生厨余(未经烹调的菜根、菜叶等)两类。回收时分别放入垃圾收集车后方或侧面加挂的红、蓝塑料桶中。在丢弃前要沥除水分,废泔水油则需密封在铁桶中。普通垃圾杂物若混入厨房垃圾排放,将被处罚1500-6000元。
通过垃圾费“随袋征收”,促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、回收,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。如此的“资源全回收”,造就了城市的不平凡:台北市家庭垃圾量从2000年的日平均2970吨,9年后剧减为1009吨;与此相对应,资源回收率则从2.4%起步,如今已逐步提高到70%以上。去年年底近270万人口的台北目前每天人均垃圾产出量仅0.276公斤,整座城市日均家庭垃圾量为700吨左右,是全台湾垃圾减量做得最彻底的模范城市。
围绕着“垃圾不落地”,“宝岛明珠”台北持续演绎着不少感人的故事。“微笑天使”口中的“环保小卫士”是邻居家小男孩。那天《致爱丽丝》一响,老爸手捧旧彩电,男孩提着装有几个玻璃瓶的塑料袋,一前一后向停车点走去。老爸脚步快,男孩小跑追。谁料雨后路湿滑,孩子噗通一声重重摔了一跤,随即听到哐啷一声,袋内玻璃瓶被砸得粉碎,更要命的是碎玻璃从破损的塑料袋内钻了出来,抛洒了一地。勇敢的孩子一骨碌爬起来,顾不得全身疼痛,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餐巾纸,双手捧起地上的玻璃屑,小心翼翼放在纸上,一一捏紧后再放入塑料袋,郑重其事地送到回收车上。
直到这时,粗心的老爸才发现儿子的手指滴滴答答在滴血,赶紧背起孩子往家跑。母亲心疼宝贝,消毒包扎时,嗔怪起儿子“不懂事”。“妈妈,对不起,今天是我错了。我保证今后人等车,‘垃圾不落地’!”男孩的这一番“答非所问”,令母亲破涕为笑。
作者:周天柱
(上海作家协会会员、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)
那年应挚友相邀,去观赏台北灯展。经1小时的长龙排队等待,终于有幸入园后,随观众潮刚进入“生态台北”互动区,一句韵味十足的普通话飘来“智力大冲浪”:“请问都市起居生活的最佳境界是什么?”有奖竞猜鼓励抢答,可要回答看似“简单”的这个问题还真伤脑筋,而“微笑天使”
“垃圾不落地,这有可能吗?”对于我的反问,“天使”胸有成竹:其实道理很简单,对台北市民来说,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算作真正的“垃圾”。双方的有趣互动到此可作结论:因为“垃圾”极少,自然也就“垃圾不落地”。
聊及“垃圾不落地”,在台北环保局供职多年的
台北征收垃圾费,采取“随袋征收”的办法,其形式是市民通过购买市政府一种特制的、带防伪商标的垃圾袋,来偿付垃圾费。“随袋征收”按照垃圾袋容量计费。专用垃圾袋为环保PE材质,分超小型至超特大型7种规格。超小型的垃圾袋容量是3L、售价1.2元;超特大型的垃圾袋容量是120L,售价48元。环卫部门的垃圾收集车只收取市环保局指定的专用垃圾袋,市民不可用其他垃圾袋代替。若违反将被罚款3000元。近几年,专用垃圾袋又有新的版本。消费者在大卖场购物,购物袋必不可少。台北市政府严格规定,使用后的购物袋不可当垃圾袋使用。为了贴近民众生活需求,市政府与各大卖场联手,共同制作具有购物及存储垃圾双重功能的环保两用袋。仅这一举措,每年取代消费型购物袋3600万个,既减少垃圾产生,又降低市民负担。台北的厨房垃圾分为熟厨余(家庭剩菜剩饭)和生厨余(未经烹调的菜根、菜叶等)两类。回收时分别放入垃圾收集车后方或侧面加挂的红、蓝塑料桶中。在丢弃前要沥除水分,废泔水油则需密封在铁桶中。普通垃圾杂物若混入厨房垃圾排放,将被处罚1500-6000元。
通过垃圾费“随袋征收”,促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、回收,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。如此的“资源全回收”,造就了城市的不平凡:台北市家庭垃圾量从2000年的日平均2970吨,9年后剧减为1009吨;与此相对应,资源回收率则从2.4%起步,如今已逐步提高到70%以上。去年年底近270万人口的台北目前每天人均垃圾产出量仅0.276公斤,整座城市日均家庭垃圾量为700吨左右,是全台湾垃圾减量做得最彻底的模范城市。
围绕着“垃圾不落地”,“宝岛明珠”台北持续演绎着不少感人的故事。“微笑天使”口中的“环保小卫士”是邻居家小男孩。那天《致爱丽丝》一响,老爸手捧旧彩电,男孩提着装有几个玻璃瓶的塑料袋,一前一后向停车点走去。老爸脚步快,男孩小跑追。谁料雨后路湿滑,孩子噗通一声重重摔了一跤,随即听到哐啷一声,袋内玻璃瓶被砸得粉碎,更要命的是碎玻璃从破损的塑料袋内钻了出来,抛洒了一地。勇敢的孩子一骨碌爬起来,顾不得全身疼痛,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餐巾纸,双手捧起地上的玻璃屑,小心翼翼放在纸上,一一捏紧后再放入塑料袋,郑重其事地送到回收车上。
直到这时,粗心的老爸才发现儿子的手指滴滴答答在滴血,赶紧背起孩子往家跑。母亲心疼宝贝,消毒包扎时,嗔怪起儿子“不懂事”。“妈妈,对不起,今天是我错了。我保证今后人等车,‘垃圾不落地’!”男孩的这一番“答非所问”,令母亲破涕为笑。
作者:周天柱
(上海作家协会会员、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