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湾,一年四季不管你到哪个乡镇城市,满岛尽飞的摩托车处处可见。而走访主管部门获悉的数据令我大吃一惊,在700多万户家庭、总人口为2300多万的台湾,2013年年底拥有摩托车的数量竟高达1500多万辆,其数量之多、密度之高均居全球第一。而更叫人惊讶的是,这个数据屡创新高,这些年还在以近2%的幅度递增,享有“摩托车背上的宝岛”美誉的台湾,其独特的“摩托文化”应运而生。
摩托文化长盛不衰依托惊人的“全民皆摩”。岛内知名的“1111人力银行”为此曾经做过一次详实网络调查,结果表明,受访的上班族中,选择骑摩托车上班,北部地区为44.71%,中部地区是56.55%,南部地区更高达66.49%。也就是说,当今的台湾,每日平均有一半以上的上班族首选摩托为交通工具,南方普及率比北方广;乡村使用率不比城市少。由全民摩托衍伸的铺天盖地的摩托时尚、摩托风潮、摩托选美、摩托俱乐部红红火火、层出不穷,全岛终年围绕摩托总有说不完、道不尽的热门话题。
细细研读宝岛独特的“摩托演义”,常有意外的发现,在台湾凡称得上“摩托车车手”的车迷都有一“必修课”,至少观看过一次台湾影片《我的747》。此片编导跳脱固有的俗套,别出心裁以车代人,将一辆车牌号为DNU-747、即将报废的50cc摩托车凸显为全片主角,从摩托车的奇特视角,来充分展现个人记忆与城市文化的关联。片中比比皆是的场景令“摩族”百看不厌:粗心的车主停车后忘了拔钥匙而吃尽苦头;车手欲开车竟找不到爱车的停车位;摩托车随意停放惨被拖吊;台风来袭,价值千金的爱车无奈浸泡漫漫大水中,以及冷不防恼人的交通罚单从天而降;车头的广告贴纸叫人啼笑皆非;违规惊险场面吓得人直冒冷汗等,这一些让许多有切身体验的观众们会心一笑,也为台湾摩托车文化的生活演绎版留下难得的珍贵影像。
岛内作家目睹摩托文化的盛行纷纷敞怀抒情,粗犷而又细腻的笔触描绘一大箩生动趣景:白天万摩(摩托车)奔腾、川流不息,由此浓聚、折射出台湾独特文化的繁荣、活跃;红灯一亮,满街飞驰的车队嘎然止步,决无一辆会蓄意超越停车线,凸显文化创意的“张弛有序”、“道德底线”;而只要绿灯一闪,浩浩荡荡的车流瞬间马达轰鸣,扬尘而去,形象反映此一特色文化的“一马当先”、“不甘落寂”。晴日下,锃亮的摩托头盔熠熠闪光,彰显着城市的活性与张力;逢雨天,漂亮的各色雨披飘逸多彩,点缀着都市的色素与空间。由此不难窥探出“全民摩托”演绎的“摩托文化”的最大特质,颇有几分“静如处子、动如兔子”的庄周哲理。
那天台北会议预定上午十时开始。早餐后我步行到南京东路一段、近林森路口,红灯亮起,百摩止步后,一头戴“盔甲”、脚登高靴的车手许是爱车突发故障,无奈只得将车推到人行道上。“小伙子,小伙子……”我趋前刚叫了几声,眼前的一幕顿时令我脸红:一把摘下头盔的英俊的摩托车手,竟是一位烫着漂亮卷发的时髦姑娘。女孩冲我笑了笑,柔声地问道:“先生,请问有什么事吗?”当她得知我是来之上海的作家、学者,对“摩托文化”为何在台湾一枝独秀做街头民调时,便落落大方地告诉我,自己是台湾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生,所研究的课题之一正好有所涉及。 因为当时双方都急着赶会,她主动提议回校后可将自己的一篇最新论文送我参阅。
当天的会议尙未结束,我就收到姑娘的伊妹儿。她认为,台湾的“摩托文化”之所以世界第一,离不开以下几点:高低起伏的原生态海岛曾遍布农田,平原地区人口又异常稠密。为尽量减少马路占地,工业开发初期极为狭窄的田埂顺势而为,被一一辟为人车通道。坡高路陡的恶劣路况使摩托比汽车、自行车行走自如,从而造就了勇于挑战、敢闯难关的胆识和气度;大中城市交通日益拥堵,汽车停车一位难求,只有摩托才能见缝插针、游刃有余。此与现代文化强烈的竞争意识一拍即合;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天天与民相伴、为民最爱,从而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平民文化的最大底蕴。此外买车价格的便宜和养车耗资的低廉;台湾地处热带及副热带,冬天不会结冰,四季都适合骑机车……如此种种有利的外因,使摩托为平民百姓钟爱也就理所当然。鉴此摩托文化脱颖而出,每年岛内以摩托为主题、列背景的小说、戏剧、诗歌、影片屡创屡新、新品倍出、时时获奖。
姑娘的伊妹儿洋洋洒洒有十几页,而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是,她断然认为奇特的摩托文化还竟然与两性文化息息相关,所举论据掷地有声。当今对台湾年轻男性而言,交女朋友的重要条件之一,是必须拥有一辆漂亮时髦的崭新摩托。在这里,摩托车最大的功能已不是以车代步,而是一种身分认同、地位显现,阳刚之气的张扬,一张须臾不可或缺的个人名片。既然是一种社会认同的特殊文化的传递,长期萧规曹随,要改变并不容易。
可台大女博士生认定的“摩托阳刚论”却遭到了同校女生的异议、反对。那天在该校访谈时,一位纯真的女硕士对当前许多台湾家庭的不公“愤愤不平”:“哥哥只要开口说想买摩托,老爸一口就答应了。但轮到我想要,几番游说,几番抗争,全无成效。妈妈见面总是唠唠叨叨地自说自话,女孩子骑车太危险了,撘乘公交车就好了。我实在不懂的是,为什么哥哥骑车就不危险,而偏偏我就危险?在女性经济资源渐丰,自我意识较强的现代,这样的论调怎能为现下女性所接受?”这位女硕士的观点颇有代表性,赢得了不少女生的首肯。
时代在演变,风气在变化,越来越多的岛内女生不能接受“单极化”摩托世界的“阳盛阴衰”,两手痒痒地也想跨上铁骑潇洒飞一回,从而导致现今全台摩托使用者男女比率发生了明显改观,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62.4:37.6,演化为近些年的57.8:42.2,两性差距明显减少的最惹眼的标志是,眼下宝岛城乡街头路口飒爽英姿的巾帼车手早已时时、处处可见。
事情也真凑巧,在台期间适逢台湾媒体对摩托文化展开大讨论。那晚一电视传媒节目的几位名嘴唾沫纷飞、口诛笔伐摩托文化的人为污染、精神空虚、狂热病态……强烈要求尽快杜绝此类“伪文化”的泛滥横溢与欺世盗行。
由此看来,“摩托文化”何去何从,台湾社会至今仍莫衷一是,尚无共识。
作者:周天柱
(上海作家协会会员、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)
在台湾,一年四季不管你到哪个乡镇城市,满岛尽飞的摩托车处处可见。而走访主管部门获悉的数据令我大吃一惊,在700多万户家庭、总人口为2300多万的台湾,2013年年底拥有摩托车的数量竟高达1500多万辆,其数量之多、密度之高均居全球第一。而更叫人惊讶的是,这个数据屡创新高,这些年还在以近2%的幅度递增,享有“摩托车背上的宝岛”美誉的台湾,其独特的“摩托文化”应运而生。
摩托文化长盛不衰依托惊人的“全民皆摩”。岛内知名的“1111人力银行”为此曾经做过一次详实网络调查,结果表明,受访的上班族中,选择骑摩托车上班,北部地区为44.71%,中部地区是56.55%,南部地区更高达66.49%。也就是说,当今的台湾,每日平均有一半以上的上班族首选摩托为交通工具,南方普及率比北方广;乡村使用率不比城市少。由全民摩托衍伸的铺天盖地的摩托时尚、摩托风潮、摩托选美、摩托俱乐部红红火火、层出不穷,全岛终年围绕摩托总有说不完、道不尽的热门话题。
细细研读宝岛独特的“摩托演义”,常有意外的发现,在台湾凡称得上“摩托车车手”的车迷都有一“必修课”,至少观看过一次台湾影片《我的747》。此片编导跳脱固有的俗套,别出心裁以车代人,将一辆车牌号为DNU-747、即将报废的50cc摩托车凸显为全片主角,从摩托车的奇特视角,来充分展现个人记忆与城市文化的关联。片中比比皆是的场景令“摩族”百看不厌:粗心的车主停车后忘了拔钥匙而吃尽苦头;车手欲开车竟找不到爱车的停车位;摩托车随意停放惨被拖吊;台风来袭,价值千金的爱车无奈浸泡漫漫大水中,以及冷不防恼人的交通罚单从天而降;车头的广告贴纸叫人啼笑皆非;违规惊险场面吓得人直冒冷汗等,这一些让许多有切身体验的观众们会心一笑,也为台湾摩托车文化的生活演绎版留下难得的珍贵影像。
岛内作家目睹摩托文化的盛行纷纷敞怀抒情,粗犷而又细腻的笔触描绘一大箩生动趣景:白天万摩(摩托车)奔腾、川流不息,由此浓聚、折射出台湾独特文化的繁荣、活跃;红灯一亮,满街飞驰的车队嘎然止步,决无一辆会蓄意超越停车线,凸显文化创意的“张弛有序”、“道德底线”;而只要绿灯一闪,浩浩荡荡的车流瞬间马达轰鸣,扬尘而去,形象反映此一特色文化的“一马当先”、“不甘落寂”。晴日下,锃亮的摩托头盔熠熠闪光,彰显着城市的活性与张力;逢雨天,漂亮的各色雨披飘逸多彩,点缀着都市的色素与空间。由此不难窥探出“全民摩托”演绎的“摩托文化”的最大特质,颇有几分“静如处子、动如兔子”的庄周哲理。
那天台北会议预定上午十时开始。早餐后我步行到南京东路一段、近林森路口,红灯亮起,百摩止步后,一头戴“盔甲”、脚登高靴的车手许是爱车突发故障,无奈只得将车推到人行道上。“小伙子,小伙子……”我趋前刚叫了几声,眼前的一幕顿时令我脸红:一把摘下头盔的英俊的摩托车手,竟是一位烫着漂亮卷发的时髦姑娘。女孩冲我笑了笑,柔声地问道:“先生,请问有什么事吗?”当她得知我是来之上海的作家、学者,对“摩托文化”为何在台湾一枝独秀做街头民调时,便落落大方地告诉我,自己是台湾大学攻读社会学的博士生,所研究的课题之一正好有所涉及。 因为当时双方都急着赶会,她主动提议回校后可将自己的一篇最新论文送我参阅。
当天的会议尙未结束,我就收到姑娘的伊妹儿。她认为,台湾的“摩托文化”之所以世界第一,离不开以下几点:高低起伏的原生态海岛曾遍布农田,平原地区人口又异常稠密。为尽量减少马路占地,工业开发初期极为狭窄的田埂顺势而为,被一一辟为人车通道。坡高路陡的恶劣路况使摩托比汽车、自行车行走自如,从而造就了勇于挑战、敢闯难关的胆识和气度;大中城市交通日益拥堵,汽车停车一位难求,只有摩托才能见缝插针、游刃有余。此与现代文化强烈的竞争意识一拍即合;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天天与民相伴、为民最爱,从而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平民文化的最大底蕴。此外买车价格的便宜和养车耗资的低廉;台湾地处热带及副热带,冬天不会结冰,四季都适合骑机车……如此种种有利的外因,使摩托为平民百姓钟爱也就理所当然。鉴此摩托文化脱颖而出,每年岛内以摩托为主题、列背景的小说、戏剧、诗歌、影片屡创屡新、新品倍出、时时获奖。
姑娘的伊妹儿洋洋洒洒有十几页,而最令我不可思议的是,她断然认为奇特的摩托文化还竟然与两性文化息息相关,所举论据掷地有声。当今对台湾年轻男性而言,交女朋友的重要条件之一,是必须拥有一辆漂亮时髦的崭新摩托。在这里,摩托车最大的功能已不是以车代步,而是一种身分认同、地位显现,阳刚之气的张扬,一张须臾不可或缺的个人名片。既然是一种社会认同的特殊文化的传递,长期萧规曹随,要改变并不容易。
可台大女博士生认定的“摩托阳刚论”却遭到了同校女生的异议、反对。那天在该校访谈时,一位纯真的女硕士对当前许多台湾家庭的不公“愤愤不平”:“哥哥只要开口说想买摩托,老爸一口就答应了。但轮到我想要,几番游说,几番抗争,全无成效。妈妈见面总是唠唠叨叨地自说自话,女孩子骑车太危险了,撘乘公交车就好了。我实在不懂的是,为什么哥哥骑车就不危险,而偏偏我就危险?在女性经济资源渐丰,自我意识较强的现代,这样的论调怎能为现下女性所接受?”这位女硕士的观点颇有代表性,赢得了不少女生的首肯。
时代在演变,风气在变化,越来越多的岛内女生不能接受“单极化”摩托世界的“阳盛阴衰”,两手痒痒地也想跨上铁骑潇洒飞一回,从而导致现今全台摩托使用者男女比率发生了明显改观,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62.4:37.6,演化为近些年的57.8:42.2,两性差距明显减少的最惹眼的标志是,眼下宝岛城乡街头路口飒爽英姿的巾帼车手早已时时、处处可见。
事情也真凑巧,在台期间适逢台湾媒体对摩托文化展开大讨论。那晚一电视传媒节目的几位名嘴唾沫纷飞、口诛笔伐摩托文化的人为污染、精神空虚、狂热病态……强烈要求尽快杜绝此类“伪文化”的泛滥横溢与欺世盗行。
由此看来,“摩托文化”何去何从,台湾社会至今仍莫衷一是,尚无共识。
作者:周天柱
(上海作家协会会员、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)